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大纲 - 正文

2015上海体育学院海洋科学考研大纲

来源:3773考研 2014-11-25 9:48:23

据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上海海洋大学070700海洋科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无机及分析化学》入学考试初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考试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为基础。包括滴定分析概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物质结构、四大平衡与滴定(酸碱、沉淀、配位、氧化还原)、吸光光度法。课程学时为80学时(5学分)。
  1、参考教材:
  (1)《无机及分析化学》,王仁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2)《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王仁国主编)2012年("十二五"规划教材暂未出版)
  2、考试内容比例(总分:150分):
  (1)是非题(20分)
  (2)选择题(20分)
  (3)填空题(40分)
  (4)综合题(简答和计算)(70分)
  二、考试内容
  1.滴定分析概述(6%)
  (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
  (3)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等)。
  (4)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5)掌握有关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单元、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滴定、标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指示剂等)与计算方法。
  (6)掌握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掌握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2.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4%)
  (1)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四个热力学函数的意义及相互关系。了解符号ΔrHmθ、ΔfHmθ、ΔrSmθ、Smθ、ΔrGmθ、ΔfGmθ的含义。
  (2)掌握ΔrHmθ、ΔrSmθ、ΔrGmθ的有关计算。
  (3)掌握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断方法。
  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6%)
  (1)了解有关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理论。
  (2)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速率常数k的特点。
  (3)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θ的意义、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掌握多重平衡的计算。
  (4)利用反应商Q与Kθ的关系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5)理解吕.查德里原理。了解浓度、温度、压力对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4.物质结构简介(8%)
  (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殊情况例外)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5.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20%)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2)掌握弱酸碱的解离平衡。熟练掌握各种酸碱体系的酸度计算最简式。
  (3)掌握影响酸碱平衡移动的主要因素。掌握介质酸度对弱酸碱存在型体的分布影响。
  (4)掌握缓冲溶液的性质、组成、酸度的近似计算及配制方法。
  (5)掌握酸碱滴定原理、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6)掌握一元强(弱)酸碱的滴定曲线计算(滴定突跃、化学计量点、指示剂的选择)。掌握多元弱酸碱滴定的化学计量点的计算和指示剂的选择。
  (7)了解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掌握弱酸碱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以及多元酸碱能被准确滴定及分步滴定的条件。
  (8)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和计算。
  6.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测定法(12%)
  (1)掌握溶度积概念,熟悉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2)掌握溶度积原理,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及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3)掌握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及法扬斯法的基本原理、指示剂及应用条件。
  7.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18%)
  (1)掌握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系统命名。
  (2)运用价键理论判断配合物的杂化类型和空间构型。
  (3)了解螯合物的组成和形成螯合物的条件。
  (4)掌握利用标准稳定常数(Kfθ)进行配合物平衡的有关计算。
  (5)理解条件稳定常数(Kfθ?)概念以及酸效应和辅助配位效应对稳定常数的影响。
  (6)掌握配位滴定的最高允许酸度和最低允许酸度的计算。掌握配位滴定适宜酸度的选择。
  (7)掌握配位滴定原理;掌握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封闭现象、僵化现象、氧化变质等)。
  (8)掌握单一金属离子的滴定条件及多种金属离子分步滴定的条件。
  (9)掌握EDTA法测定水中钙、镁含量及水的硬度的原理及计算。
  8.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20%)
  (1)能熟练应用"离子-电子法"书写并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了解原电池和电极电势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池符号的书写规则。
  (3)理解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掌握应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和计算标准平衡常数。
  (4)熟练运用能斯特方程式计算非标准态下的电极电势,判断非标准状态下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5)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了解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准确滴定的判据;掌握对称电对的化学计量点的电势计算。
  (6)掌握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类型及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7)掌握重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KMnO4法、K2Cr2O7法和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滴定条件及应用。
  9.吸光光度法(6%)
  (1)了解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本质和特点。
  (2)掌握光的吸收定律---郎伯-比耳定律。了解吸收曲线的特点。掌握运用吸收曲线和吸收定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法、标准曲线法)
  (3)掌握吸收定律的使用条件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4)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生物化学》入学考试初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1)王镜岩等,《生物化学教程》(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
  (2)张丽萍等,《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考试内容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20%
  填空题:20%
  是非题:20%
  问答题:40%
  (2)内容比例
  静态生化部分约占60%,动态生化部分约占40%。
  二、考试内容:
  (一)蛋白质化学
  1.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2.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1)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氨基酸的分离
  3.肽和蛋白质的结构
  (1)肽键和酰胺平面
  (2)一些重要的活性肽,例如谷胱甘肽。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构象)
  (4)蛋白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与次级键
  3.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蛋白质分离技术的原理
  (二)核酸的化学
  1.核酸的组成成分
  2.DNA的结构
  3.RNA的结构和功能
  4.核酸的性质
  (三)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1.膜的化学组成
  2.膜的结构
  3.膜的功能
  (四)酶
  1.酶的分类
  2.酶的组成:酶的辅因子;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复合体
  3.酶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4.酶作用的专一性
  5.酶的作用机制
  6.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7.酶的活力和比活力。
  (五)维生素和辅酶
  1.重点在水溶性维生素和辅酶的关系
  2.一些重要辅酶的生化功能
  (六)生物氧化
  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和它的组成
  2.氧化磷酸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七)糖代谢
  1.多糖的酶促降解
  2.糖的分解代谢:糖酵解途径;糖的有氧分解;乙醛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
  3.糖的合成代谢: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糖原的合成;糖的异生作用
  (八)脂类的代谢
  1.脂肪的分解代谢:
  甘油的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氧化的其它途径
  2.脂肪的合成代谢: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脂肪的合成
  (九)氨基酸代谢
  1.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脱羧基作用;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
  2.氨基酸合成代谢概况: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类型;氨基酸与一碳单位
  (十)核苷酸代谢
  1.嘌呤和嘧啶的分解
  2.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十一)核酸的生物合成
  1.DNA的生物合成
  ①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
  ②原核细胞DNA的复制
  ③反转录作用
  ④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2.RNA的生物合成
  (十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遗传密码
  2.核糖体
  3.转移RNA的功能
  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
  5.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差异
  (十三)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
  1.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2.代谢的调节
  ①酶水平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和基因表达的调节
  ②酶在细胞内的集中存在与隔离分布
  《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有二个基本要求:其一,要求考生对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原理有所了解。其二是对细胞生物学所包涵的主要内容(结构和功能)应较为熟练的掌握。
  1、参考教材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2、题型及分数比例(原为考试内容及比例)
  题型及分值
  名词解释(40分),选择题(30分),是非题(30分),问答题(50分)。
  二、考试内容
  1、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了解如下的基本操作方法:常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技术、细胞分选技术、细胞培养、离心分离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及PCR技术。
  2、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
  (1)细胞的膜结构;(2)红细胞膜结构;(3)膜的化学组成;(4)膜的分子结构及特点;(5)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主要方式及特点。
  3、细胞环境与互作
  (1)细胞被的成分、形成及简单功能;(2)细胞外基质的基本组成和功能;(3)简单了解细胞外基质中的黏着蛋白;(4)简单了解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的相互关系;(5)简单了解整联蛋白的结构与功能;(6)简单了解细胞识别与黏着的特性;(7)掌握细胞连接的概念和几种类型的连接特点。
  4、细胞通讯(重点掌握)
  (1)细胞通讯的基本特点;(2)G蛋白偶联受体及信号转导;(3)酶联受体信号转导;(4)其它信号转导途径;(5)信号整合与终止。
  5、核糖体与核酶
  (1)核糖体的形态结构;(2)核糖体的生物发生;(3)核糖体的功能。
  6、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1)线粒体的形态结构;(2)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3)重点掌握线粒体的功能;(4)了解导向信号与线粒体蛋白定位;(5)了解线粒体的遗传、增值和起源;(6)掌握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
  7、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1)叶绿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2)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3)掌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包括C3途径、光呼吸及C4植物)(4)了解叶绿体遗传和起源;(5)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比较。
  8、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多为需掌握内容)
  (1)内质网(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功能、蛋白质转运);(2)高尔基体(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功能、蛋白质转运);(3)溶酶体(形态结构、酶的类型、溶酶体类型及功能);(4)细胞分泌与内合作用;(5)小泡运输的分子机制(运输小泡的类型和分选信号、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机制、COP被膜小泡形成的机制、小泡的定向运输、停靠和融合机制、膜的生物发生)。
  9、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
  (1)细胞骨架的组成和功能;(2)微管(掌握微管结构、类型、装配动力学、功能、了解微管结合蛋白);(3)微丝(掌握微丝结构、类型、装配动力学、功能,肌细胞收缩功能机理,并了解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在非肌细胞中的作用);(4)中间纤维(掌握结构、类型、组装与去组装、功能);(5)三种细胞骨架的比较。
  10、细胞核与染色体
  (1)核被膜(掌握核被膜结构、核孔复合体结构、功能);
  (2)核孔复合体的运输作用(了解运输特点、信号引导、核蛋白、核定位信号、输入蛋白、输出蛋白、核运输系统);
  (3)分子伴侣(了解分子伴侣的发现、种类、功能和作用机制)。
  (4)染色质(掌握染色质的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核小体结构与组成);
  (5)染色体(掌握染色体包装、中期染色体结构、核型及巨型染色体的结构与特点)。
  (6)核仁(掌握核仁的结构与周期、核仁功能);
  (7)核基质(了解核基质的化学组成及功能)。
  11、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1)细胞周期(掌握细胞周期时相及类型、细胞周期各时相合成活动、细胞周期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及细胞周期的主要研究方法);
  (2)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调控一般了解,掌握蛋白激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裂殖及芽殖酵母的细胞周期调控,哺乳动物细胞周期的控制、细胞周期关卡、MPF的作用机制);
  (3)有丝分裂(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及机制)。
  12、胚胎发育与细胞分化
  (1)配子发生与受精作用;
  (2)胚胎形成与分化(了解胚胎早期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中的核质关系、转决定、脱分化与再生);
  (3)细胞分化的分子基础(掌握分化细胞的基因表达,了解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发生在各种水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4)干细胞(了解干细胞分类和特点、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13、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简单了解)
  (1)细胞衰老(了解衰老概念和细胞寿限);
  (2)细胞死亡(了解多细胞有机体中细胞数量和质量控制,掌握程序性细胞死亡概念、特性、机理及生物学意义);
  (3)癌细胞(了解癌生物学、癌的起因,掌握肿瘤发生遗传学--肿瘤抑制基因、癌基因、原癌基因与癌的诱发、发生及癌变等)。
  《海洋科学导论》入学考试初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1)冯士筰、李凤岐、李少菁主编海洋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3版
  2、考试内容比例
  (1)题型比例
  选择题:40%;填空(填图)题:10%;问答题:50%
  (2)内容比例
  海洋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90%,观测研究方法10%。
  二、考试内容:
  (一)绪论
  1.海洋的特性
  2.海洋学研究内容
  3.海洋学研究意义
  4.海洋学研究方法
  (二)地球概观
  1.地球概观
  2.构造学说
  3.海水来源
  4.海洋的划分
  5.海底地形
  6.各大洋及中国海形态
  (三)海水的物理性质
  1.海水的组成
  2.海水的物理性质
  3.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概念
  (四)海洋中的热收支和水平衡
  1.海洋中的热收支
  2.海洋中的水平衡
  (五)大洋及中国海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及变化
  1.大洋温度的分布及变化
  2.大洋盐度的分布及变化
  3.中国海温盐分布及变化
  4.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观测
  (六)大气环流
  1.大气垂直结构与气象要素
  2.大气环流
  3.主要天气系统
  4.中国海的气候特征
  (七)海洋环流与水团
  1.海流成因
  2.地转流
  3.风海流
  4.惯性流
  5.大洋环流及水团结构
  6.中国海环流
  7.海流的观测
  (八)海洋中的波动
  1.波浪要素、波浪类型
  2.小振幅重力波
  3.风浪和涌浪
  4.海洋内波
  5.海浪的观测
  (九)潮汐及风暴潮
  1.潮汐基本要素、分类
  2.潮汐理论
  3.中国海潮汐
  4.风暴潮定义、分类
  5.潮汐的观测、预报方法及应用
  (十)海水的混合和海洋细结构
  1.海水混合的概念、形式
  2.混合效应及影响因素
  3.水团之间混合
  (十一)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1.海洋在气候系统中的地位
  2.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3.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
  《动物学》入学考试初试(复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动物学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海洋生物专业和水生生物专业的复试科目,要求考生对动物学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方法和动物分类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掌握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熟练掌握动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变进化过程,并对各个过程中不同典型动物类群的适应、主要特征和代表性的种类、代表性的结构和功能有深入了解。
  1.参考教材《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考试内容比例
  绪论(5%)、无脊椎动物(55%)、脊椎动物(40%),共计100分。
  二、考试内容
  (一)绪论
  1、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中的地位。
  2、动物的分类阶元、命名与现行分类系统。
  (二)原生动物门
  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与分类。
  2、鞭毛虫纲、肉足纲、孢子虫纲、纤毛纲主要特征和重要类群以及它们的亲缘关系。
  (三)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1、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在胚胎学上的证据。
  2、初步掌握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六个重要阶段。
  (四)海绵动物门
  1、侧生动物的概念。
  2、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
  (五)腔肠动物门
  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的特征与常见动物。
  (六)扁形动物门
  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真涡虫形态结构与生殖。
  3、吸虫纲、绦虫纲的特征。
  (七)假体腔动物
  1、哪些门属于假体动物及各门共同特征。
  2、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人蛔虫的形态结构。
  (八)环节动物门
  1、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分节和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的重要意义。
  2、环节动物的分类依据、各纲特征及常见动物。
  (九)软体动物门
  1、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瓣鳃纲、腹足纲、头足纲的主要特征
  (十)节肢动物门
  1、节肢动物门的形态结构与生殖发育。
  2、日本沼虾与甲壳纲中其他有经济意义的动物。
  3、昆虫纲的特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态。昆虫习性与生殖发育。
  (十一)棘皮动物门
  1、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名词解释:原口动物、后口动物。
  (十二)脊索动物门
  1、脊索动物门的共同特征。
  2、脊索动物门的分类依据与各亚门的代表性动物。
  (十三)圆口纲
  原口纲动物的原始及特化性特征。
  (十四)鱼纲
  1、鱼纲的主要特征:鳞、体型、鳍、脊椎骨、脑神经、内耳的结构。
  2、渗透压的调节。
  (十五)两栖纲
  1、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史及两栖纲的重要意义。
  2、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十六)爬行纲
  1、羊膜卵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2、爬行纲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适应陆生的特征。
  (十七)鸟纲
  1、鸟类适应飞翔的生活的主要特征。
  2、鸟类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
  (十八)哺乳纲
  1、哺乳类的进步性特征,结合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功能加以归纳。
  2、胎生、哺乳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海洋科学基础》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1)冯士筰、李凤岐、李少菁主编海洋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3版
  (2)侍茂崇、高郭平、鲍献文编著海洋调查方法,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2、考试内容比例
  (1)题型比例
  问答题:100%
  (2)内容比例
  海洋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50%,观测研究方法50%。
  二、考试内容:
  (一)绪论
  1.海洋的特性
  2.海洋学研究内容
  3.海洋学研究意义
  4.海洋学研究方法
  (二)地球概观
  1.地球概观
  2.构造学说
  3.海水来源
  4.海洋的划分
  5.海底地形
  6.各大洋及中国海形态
  (三)海水的物理性质
  1.海水的组成
  2.海水的物理性质
  3.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概念
  (四)海洋中的热收支和水平衡
  1.海洋中的热收支
  2.海洋中的水平衡
  (五)大洋及中国海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及变化
  1.大洋温度的分布及变化
  2.大洋盐度的分布及变化
  3.中国海温盐分布及变化
  4.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观测
  (六)大气环流
  1.大气垂直结构与气象要素
  2.大气环流
  3.主要天气系统
  4.中国海的气候特征
  (七)海洋环流与水团
  1.海流成因
  2.地转流
  3.风海流
  4.惯性流
  5.大洋环流及水团结构
  6.中国海环流
  7.海流的观测
  (八)海洋中的波动
  1.波浪要素、波浪类型
  2.小振幅重力波
  3.风浪和涌浪
  4.海洋内波
  5.海浪的观测
  (九)潮汐及风暴潮
  1.潮汐基本要素、分类
  2.潮汐理论
  3.中国海潮汐
  4.风暴潮定义、分类
  5.潮汐的观测、预报方法及应用
  (十)海水的混合和海洋细结构
  1.海水混合的概念、形式
  2.混合效应及影响因素
  3.水团之间混合
  (十一)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1.海洋在气候系统中的地位
  2.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3.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